道真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工作要求,扎实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做到有序、有力、有策、有效。
一是精心组织推进有序。制定了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方案,严格按照时间步骤,通过培训和现场指导,全县123个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了自查工作,对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领导职数配备、人员工资发放、社会保险等有关数据进行了比对,并及时在实名制系统更新了相关信息,确保第二次机构编制核查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实地核查覆盖有力。按照“实地核查机构数总量的30%、人员总量的30%”的工作要求,随机抽取实地核查样本单位40个,县委编办会同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财政局抽调干部组成核查组开展了实地核查,通过对县直党政群部门16个、乡镇(街道)6个、县乡学校13间、县乡医院5间的核查,总体上被查单位对机构编制工作的认识较到位,多数单位将《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列入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的学习内容,机构编制事项由党委(党组)或班子会议集体研究,机构设置、领导配备、人员编制与实名制信息系统数据相吻合。
三是摸清情况核查有策。县直部门、乡镇(街道)、学校与医院按机构设置和核定编制办理,但受县部门与乡镇间涉及抽借调人员、教育医疗系统内部人员调进调出手续办理迟缓等因素影响,在编人员与在岗人员信息更新不及时。抽借调人员不规范,乡镇被抽借调人员较多,抽借调后无依据或超期不归现象较为突出,大多数单位都聘用了临聘人员,且个别单位聘用人员较多,加重了财政负担;个别县直部门存在行政超编,非实职领导占编突出,导致内设行政股室职数配备不到位,混岗使用较为普遍,中层干部力量薄弱,作用发挥不够好。
四是强化措施整改有效。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把对《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和机构编制事项动议情况纳入乡镇和县直部门的工作检查、评估、巡察事项,从而压紧压实乡镇(街道)党委、部门党委(党组)机构编制管理的政治责任和工作责任;进一步督促乡镇和县直部门加大中层干部的培养,强化股级干部任免的督促指导;进一步加强编制管控,制定可靠措施消化超编存量。开展排查清理,严格执行单位人员工资与实名制数据同步审核制度,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确保人员在编在岗一致;进一步规范抽借人员审批手续,严控抽借调人员数量、时限,全面清理整治不合规、超期的抽借调人员,不定期对抽借调单位和被抽借调单位开展督查问效;加大编外(临聘)人员清理整改力度,切实减轻财政供养负担。